1.建立省、市两级驻外团工委,有条件的可建立县级驻外团工委。可依托政府派出机构、商会等成立团工委,并通过选派团的领导机关干部或经考察后确定优秀青年创业带头人、政府派出机构工作人员、优秀务工青年兼任等方式,选优配强驻外团工委班子。
2.成立团的基层组织。在流出地与流入地团组织有效对接的基础上,以驻外团工委和流入地团组织为主体,推动在重大工程项目、餐饮、物流、家政服务、保洁、保安等务工青年聚集度较高的行业成立团的基层组织,积极探索在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房屋出租集中区等务工青年集中居住区建立团组织的途径和方式。
3.明确工作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各级各类务工青年团组织成立后,各省级团委要指导其从服务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党政工作大局、与务工青年建立广泛联系并提供切实服务等方面入手,设计工作内容,建立工作机制,逐渐扩大团组织在务工青年中的影响。
对于在省内县外流动的务工青年,各省级团委都要根据务工青年流动的实际,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推动相关地市团组织之间、县级团组织之间建立针对务工青年群体的工作机制,参照建立省际驻外团工委的方式建立在省内的驻外团组织。
四、今年的推进进度
1.区域团组织对接阶段(6月底前)。各集中流出省份和流入省份省级团委要迅速开展工作对接,就这项工作的开展方式、进度安排进行商讨。同时,以集中流出省份团组织为主,组织专门力量对务工青年流动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在准确掌握数量分布、流向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双方共同研究确定加强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团建工作的具体方案。
2.建设阶段(7月至12月)。8月底前,基本完成省、市两级驻外团工委(含省内市级驻外团工委)和有条件的县级团工委的组建工作,配齐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并对驻外团工委负责人集中开展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团的工作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年底前,以驻外团工委为主体,在集中“找人”、有效联络务工青年的基础上,驻外团工委和当地团组织共同推动完成相关重点行业团组织、务工青年集中居住区团组织的组建工作。
五、工作要求
1.及时汇报,争取支持。开展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团建工作政治性很强,各级团组织要及时向党委汇报团中央关于这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在党的领导下加以推进。要牢牢把握党建带团建的根本原则,争取党组织将该项工作纳入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总体规划,特别是已经建立流动党组织的地方,团的组织要积极跟进。有条件的地方,还要积极争取党组织在经费、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