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启动的项目县(场)目标任务是:着手建立主要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40%以上,30%以上村建立示范方,50%以上村要将测土信息和施肥方案上墙公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继续做好土壤肥力定位监测和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监测,不断验证并更新施肥指标体系,验证优化肥料配方;完成县域耕地地力评价,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和县域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构建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2009年启动的项目县(场、单位)目标任务是:按照技术规范,全面开展取土化验和田间试验,加强示范带动和技术指导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20%以上,10%以上村建立示范方,30%以上村要将测土信息和施肥方案上墙公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做好土壤肥力定位监测和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监测,验证优化肥料配方,建立县域施肥指标体系,开发县域施肥决策专家系统;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做好资料收集和图件数字化等县域耕地地力评价前期准备。
三、基本条件与要求
(一)巩固项目县(场)。完成上年度项目合同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规范,没有违纪违规行为。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体系健全,土肥专业队伍稳定,能够确保项目任务全面完成。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室、档案库、数据库管理运行正常,县域施肥指标体系确立,符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配方肥生产供应网点初具规模,工作重点转向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100个技术普及示范县(场)创建,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与要求外,还必需是粮棉油生产大县(场)或果蔬等经济、园艺作物主产县、肥料用量大县,配方肥施用率居省(区、市)前列的县(场),当地政府重视支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土肥专业技术力量较强,各项基础工作和软硬件建设较为规范。
(二)续建项目县(场、单位)。完成上年度项目合同任务,并通过省级阶段性验收。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规范,没有违纪违规行为。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体系健全,土肥专业队伍稳定,能够确保项目任务全面完成。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室仪器设备装备,并运行正常。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完成年度采土测土、田间试验示范等任务,为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做好技术准备。
四、确定项目县补贴资金的原则与方法
续建、巩固项目县(场、单位)补贴资金需要各自单列,相互之间不得调动。县级行政区若有调整的,采取增加、删减或整合的方式,重新确定项目实施单位,事先向农业部和财政部报告。巩固项目县补贴资金首先要保证典型示范县(场)的需要,其次注意适当向耕地面积和农作物种植面积大的县(场)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