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会议指出,对口支援工作是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新起点、新形势下,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要从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把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核心目标;要引导、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方位对接,努力使西部受援高校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依靠力量,成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智力中心和人才中心。

  会议强调,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历史使命、社会责任,是西部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支援高校要勇于肩负起这个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自觉地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坚持不懈地做好这项工作。受援高校要在支援高校的帮助下,抓住机遇,根据本地区经济与产业的特点,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布局。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建设,推动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以应用型科研为主,高度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加强人才汇聚能力,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不断增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自我发展能力。

  会议要求继续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充分发挥这一项重大举措的作用,全力促进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努力实现陈希同志提出的“四个显著提升”的战略要求:

  一、要显著提升受援高校师资队伍水平

  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办学思想明确以后,教师是决定因素,教师的水平决定了高校的办学水平, 要将显著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摆在首要位置。要通过传帮带、培训、交流、访学、攻读学位等方式切实提高受援高校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学历学位层次,并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结合高校教学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坚持高质量和高标准,大力引进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素质高的教师。吸收借鉴支援高校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利于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二、要显著提升受援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要加大受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要引导受援高校根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特别要注意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要改变人才培养观念,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大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各科类各层次应用型人才。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